首页 >> 重建北宋 >> 重建北宋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民国投机者 醉迷红楼 红楼之庶子风流 超级太监 回到明朝当王爷 抗日之血祭山河 三国之暴君颜良 江山美色 官居一品 穿越战国之今川不息 
重建北宋 苕面窝 -  重建北宋全文阅读 -  重建北宋txt下载 -  重建北宋最新章节

0114、问题都来了(2/2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

“你们看清没有,下面的弹壳部分用黄铜敲出来,就和你们制作的铜壶一样的厚度,三毫米,上面的弹头采用铅铸。郝大根负责制作弹壳,霍高明负责把弹头镶在弹壳上。给你们十天时间,到时候交给我检查。”

郝大根和霍高明两个人分头去忙,李宪的注意力又转到了其他方面。

铸造铜炮身需要经过数百上千次的试验,不是短时间能够出成果的,李宪绝对等不及。

所以李宪把一节榆树干从中剖开,然后用锛子、圆凿挖出了炮管、弹仓、炮碗,然后让铁匠用铁箍把炮身箍起来,这是后世榆木火炮的前半部分。

因为李宪从来就没有想过什么前装火炮,而是一开始就想到了炮弹,所以整个设计思路就是后装火炮。

如何才能把后面的炮碗和弹仓扣在一起,而且能够抵抗炮弹发射的巨大后坐力呢?

“他娘的,搞发明真是麻烦啊。老子不就是想弄一门最简陋的火炮吗?首先就设计了一批量具,现在竟然还需要设计紧密扣件!”

不能生产螺杆,紧密扣件就必须另想办法,所以李宪一连三天没有给女兵们上课,让她们自己复习。

“只能使用杠杆原理,在炮身一侧安装铰链,另一侧安装锁扣,在炮碗上兜底焊接上铰链槽。”

想起来简单,结果又是好多天的失败实验,总算是把铰链和锁扣设计出来,究竟能否把炮弹“发明出来”,然后还能够打出去,火药是关键。

快马加鞭返回县城司令部,新木炭还没有烧制出来,李宪只能从库房里面挑选了一批品相较好的木炭,然后用手碾碾成粉末。

自以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,没想到更大的麻烦又来了:如何称重呢?

既然要生产炮弹,那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,就必须是标准的火药配方,称量必须绝对准确。

“老子设计的是标准后装火炮,和明朝的那种前装残次品根本就是两码事。黑火药的配方完全是剽窃马克沁重机枪子弹,绝对不能搞什么大概加估计,否则就有可能出现炸膛的严重事故。”

李宪自怨自艾大半天,最后只能命令祁三郎带领一个排,把硫磺、芒硝分别搬两桶,另外装了两马车木炭到白云山庄。

“发明”机械天平势在必行,否则就没有标准了。

麻烦一个接一个。

要想发明标准称重的天平,制作天平其实并不困难,首先就要制作出标准砝码。

为了标定天平,起码应该有1克、2克、5克三种小砝码若干个,然后才能有10克、20克、50克的大砝码。

那么问题来了:如何才能弄出砝码?称重的依据是什么?

好在李宪对宋朝历史不算太白痴,心急火燎之下,竟然被他想起一个人来。

宋朝主管皇家贡品库藏的官员刘承硅,这家伙发明了我国第一枚戥(等)秤,通称戥子!其精度前面没有古人,过了好多百年之后才有来者。

经过考古测量,戥铊重六分(1.875克)。第一纽(初毫),起量五分(1.5625克),末量(最大称量)一钱半(4.69克);第二纽(中毫),末量一钱(3.125克);第三纽(末毫),末量五分(1.5625克)。

“三郎,立即派人分头到匠做营、冶炼场、县城药铺,把所有的戥子都给老子借回来。动作越快越好,不然就小心你的脑袋!”

李宪心里知道如何制作天平架,但是精巧的铁匠活计却从来没学过,不具备实际操作能力。做一个“动口不动手的君子”,在一旁指手画脚还差不多。

这必须要最精干的铁匠、铜匠和锡匠才行,只能赶紧把陈老幺找过来。

“你记住,最核心的部分,首先就是上面的刀口必须经过多次淬火,然后打磨出来,越锋利越好。其次,就是两边的悬臂,一定要材质均匀。第三就是秤盘一定要不容易上锈。第四,底座和支架一定要厚重沉稳,称重过程中不能出现轻微摇晃。”

有人制作衡具,李宪才想起来另外一件大事。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,所谓的火炮还是废话。就算勉强弄出来,也没有实用性,等同于废物。

现在距离自己的榆木火炮横空出世越来越近,如果这个事情不赶紧解决,那就不是一般的糟糕。

导火索,或者叫火捻。在没有发射药的年代,这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。

如何才能制作出抗拉、抗热、防潮、燃烧快速的导火索,成为接下来的核心工作。

喜欢重建北宋请大家收藏:(m.7fwx.org)重建北宋起凡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四合院:最后的赢家 二哈和他的白猫师尊 大时代从1983开始 仙子很凶 光明壁垒 网游之近战法师 红楼之庶子风流 原始战记 我的郁金香小姐 恶魔法则 我在决斗都市玩卡牌 主神崛起 成了霸总的心尖宠 北宋大丈夫 阿梨